2011年9月4日(星期日)上午,学院在行政办公楼会议室召开了人才培养方案(以下简称“方案”)与课程标准(以下简称“课标”)编制工作推进会。会议由李吟龙副院长主持。杨云峰院长出席会议,并做出部署安排。教务处和各系(部)负责人参加会议。
会上,杨院长对6月初以来开展的“方案”和“课标”编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。他强调:“方案”与“课标”编制工作,是我院专业教学、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。这次教务处重视顶层设计、精心组织、指导及时;系(部)领导认真学习研究政策,深入实际调研,编制工作抓得紧,抓得实。从各系(部)论证会上看到的材料和听到的汇报来看,各专业负责人拿出的“方案”初稿质量比预期的要好。目前,我院的“方案”和“课标”编制工作,已经走在了全省高职院校的前列。
这次编制工作共涉及32个专业(含五年制)“方案”和600余个“课标”,参与教师多,调研工作量大,编写任务重,时间要求紧。为了确保按时间节点和质量要求完成编制任务,进一步统一编写要求,扎实推进下一步的编写工作。杨云峰院长重点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要求:
一、全面推行“2+1”人才培养模式。各系(部)要认真调研、深入思考、周密安排,切实做好第三学年这个“1”的文章,把顶岗实习搞好。通过顶岗实习完成毕业生由学校到企业,由学生到员工的无缝对接。二、确保专业素质课课时。专业素质课(思政、数学、英语、体育等)应按照《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指导性意见》要求,确保必要课时,保证学生基本素质培养,增强毕业生发展后劲。三、加强专业课程整合。“方案”要摆脱学科体系,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,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能力培养,避免课程内容交叉、重复,提高教学效率。四、合理控制周课时和总学时。必要的课时数量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基础。在学制限额下,要合理控制课时,同时加强课程整合,改进教学方法,提高教学效果。五、科学安排实践教学。系(部)要科学安排,使各实验室任务相对均衡,研究出有效解决方案。六、将“汽车驾驶实习”调整为任选课。鼓励学生在校期间,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驾驶技能,考取驾照。在校期间取得驾照计2个任选课学分。七、规范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编制。教务处及时出台《优惠活动办理大厅关于制定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指导性意见》,指导、规范五年制方案编制。各系(部)要认真学习《教育部关于制定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》(教高司〔2000〕34号)等文件,领会精神,确保“方案”的编写科学、规范。
最后,李院长要求各系(部)认真落实杨院长指示,切实做好下一步编制工作。要把“校内、校外、课内、课外”全方位育人的理念贯穿到“方案”和“课标”编写中去,高标准、高质量完成编写任务,为培养社会充分认可的交通高端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