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前期准备阶段审计
1. 项目审批文件审查:检查项目建议书、可行性研究报告、环境影响评估、概算批复等文件的完整性和合规性。
2. 资金来源与合规性:核实建设资金是否到位、是否专户存储,检查规费缴纳及拆迁补偿的合理性。
3. 招投标文件审计:审查招标文件是否明确技术要求、工程量清单完整性,是否存在倾向性条款。
4. 工程量清单与控制价审计:核对清单项目是否完整、无重复或遗漏,控制价编制是否符合市场行情和规范。
5. 合同签订审查:检查合同条款是否合法合规,是否存在转包、违法分包风险,明确变更与索赔处理机制。
二、施工阶段审计
(1)合同与制度执行
6. 合同履行情况检查:核实施工单位与合同主体是否一致,是否存在违规转包或分包。
7. 内控制度审计:评估工程签证、材料采购、设计变更等管理制度的有效性,提出优化建议。
8. 进度与质量监控:检查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的一致性,分析工期延误原因及成本影响。
(2)造价动态控制
9. 设计变更与签证审计:评估变更的必要性、经济性,确保变更手续完整且及时确认。
10. 隐蔽工程验收:留存影像及文字资料,确认隐蔽工程量的真实性,防止虚报。
11. 材料设备价格审核:参与特殊材料定价,对比市场价与合同价,防止虚高或以次充好。
12. 进度款支付控制:审核工程量月报,避免超付或提前支付,确保与合同约定一致。
13. 索赔与反索赔管理:审核索赔依据的合法性,防止不合理索赔导致成本增加。
(3)现场管理
14. 施工组织设计评估:分析施工方案的经济性,优化可能增加造价的工艺或进度安排。
15. 风险因素监控:识别市场材料价格波动、政策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对造价的影响。
三、竣工结算阶段审计
16. 结算资料完整性审查:检查竣工图、变更签证、会议记录等资料是否齐全。
17. 工程量复核:对比合同清单与竣工图,核减重复或虚报的工程量。
18. 单价与定额套用:检查是否存在高套、错套定额或未按合同约定调整单价。
19. 材料价差调整:根据施工期间市场价动态核定材料价差,确保结算合理性。
20. 最终投资确认:汇总所有变更费用,确保结算总价控制在概算范围内。
四、全过程常规审计要点
21. 内控与合规性:检查资金使用是否专款专用,是否存在挪用或浪费。
22. 影像与文档管理:要求关键环节(如隐蔽工程)留存影像资料,确保审计证据链完整。
23. 动态成本分析:定期编制动态成本报告,对比预算与实际支出,预警超支风险。
24. 审计台账建立:记录审计时间、发现问题、整改建议及成果,形成可追溯的审计日志。
五、关键风险领域审计示例
25. 转包分包风险:核查实际施工队伍资质,对比合同单位信息。
26. 签证时效性:检查签证是否在施工前或变更发生时及时办理,避免事后补签。
27. 材料替换风险:审核材料验收记录,防止以低价材料替换高价材料。
28. 设计缺陷追溯:分析变更责任方(如设计错误导致的返工费用)。
总结:
建工律人公众号总结提炼了28项核心审计要点,审计人员通过参考学习,结合我校实际情况,不断内化提升自身审计能力。